2013年8月18日

不再為錢煩惱

 不再為錢煩惱:松浦彌太郎的新金錢術

是因為看到譯者王蘊潔才毫不猶豫的買下這本書。

其實家裡有不少松浦彌太郎著作或編輯的書(只工作不上班系列的中原慎一郎"我們生活的風景",相當精彩!),偶爾會嗅出這位歐吉桑自戀自負的氣味,所以在書店看到他如雨後春筍般的中文譯作時,總是斟酌再三。但我最喜歡的王蘊潔,她簡潔冷靜的中文應該可以把歐吉桑不自覺流露出的臭屁味給消除吧!

果然沒讓我失望。

以下為有感書摘。

1.工作就是和社會產生交集,讓自己有所貢獻,而換取的代價就是金錢。
[不能把來自社會的錢放進自己的口袋私有化,金錢屬於社會,只是暫時流到我們手上。所以,不能阻止錢潮的流動,要思考如何贏得金錢、社會和他人歡心的使用方法。如何聰明使用自己手頭上的錢,是決定日後人生之路要怎麼走的關鍵。] 購買土地或不動產和儲蓄一樣,並不算是"運用"金錢。

2.[勤務]這兩個字在日文中代表工作的意思,我發現雖然所謂工作,就是對社會有所貢獻,但貢獻似乎可以分成兩大類。
第一種貢獻就是出勤,亦即把自己的能力和經驗貢獻給社會,獲得報酬。
另一種貢獻就是任務,這也是對社會做出貢獻,卻無法得到報酬。任務就是指在人生過程中,盡自己的義務,完成自己使命的偉大貢獻。思考任務不是容易的事,思考過程中往往會有一種無力感,懷疑自己到底能夠對他人有什麼幫助。但是[任務]是人生的支柱,也許生存就是思考自己的任務,自己的使命。

3.任何事通常都以七年為周期,無論工作、人際關係或是學習,七年後,就可以了解大致的情況。如果是持續一輩子的工作,不防設定[以七年為一個階段]。在七年的過程中,難免會鬆懈,也會感到痛苦,但只要咬牙撐過去,就會看到柳暗花明。只要了解有些時候只能咬牙忍耐,就可以撐過去。

4.花錢買經驗,比花錢買物品更值得。
去稍微超出自己能力的餐廳,也是有助於自我成長的經驗。
並非只有美好的經驗可以磨練自己,即使是無聊的出糗經驗,只要是自己經歷過的是,都會在內心累積,只要願意和他人分享,就可以變成財產。

5.不防試試除了外出旅行外,把信用卡留在家裡的習慣。對於改變借錢體質有幫助。
打算借錢的人不防先問一下自己,
[這是要展開大冒險的資金嗎?]
[當冒險順利結束,我能償還這些錢嗎?]
[這場冒險可以找到寶物嗎?]
[當我找到寶物回來時,能夠回報大家嗎?]